我的一中印象 | 华东政法大学黎子微:《忆绥丰》

xuan 校园新闻 2023-03-01 09:08:00
      黎子微,钦州市第一中学2020届毕业生,现就读于华东政法大学。2022年暑假回母校看望老师,身处熟悉的校园中,回想起了在绥丰书院六年的成长经历。“母校依旧在那里守着,守护着我们的记忆,母校也在望着远方,盼望着我们的未来。”
      离开绥丰书院已是两个春秋。2014年的那个夏天,威马逊台风过后,车窗飘过街上东倒西歪的树,我第一次踏进了绥丰书院的大门。
      
六载光阴,能够记忆的瞬间有甚多,但又甚少。六年很长,长到占据了18的三分之一;长到偶尔在大学课堂小憩时,恍惚觉得仍未离开绥丰;长到回忆也装满了行囊。但六年又很短,在漫长的人生里也只是过往,过去已过去,未来还未来。
     
“2+4”的学习生涯,对我而言也有些起起落落。学习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,青春期的我哪有那么多远大理想,喜欢玩,喜欢动,喜欢谈天说地,唯独忘了学习。于是乎,在众多诱惑中,成绩也就落下了。这导致我在回忆起高中学习生涯时也只剩下了高三这一年的回忆,剩下的时光仿佛只有调皮捣蛋了。
      
其实调皮捣蛋也挺好的,符合自然天性,当然,如同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讨论一样,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。学习并不是天性使然,玩耍与懒惰才是天性,学习是源于需要。当我开始发觉我需要学习时,已经是高三一模过后了,那一次成绩也是极为惨烈。要说调皮捣蛋给我带来了什么,可能就是最纯粹的快乐吧。
      纯粹的快乐来源于绿茵场上守门扑救成功的呐喊。足球是我在绥丰书院的一个特殊记忆点,机缘巧合之下在卜震教练带领的“2+4”足球队中担任门将。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运用“守门员保护姿势”使得对方犯规前锋罚下场,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扑出点球的感觉,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与冠军失之交臂的懊恼。我很感谢覃sir、卜震教练和王立杰教练对我们“2+4”足球的支持。这份经历中的锤炼是书本上学习不到的东西,无论是团队合作后的分享胜利,还是失误丢球后的互相鼓励,都是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。这份财富也被我带到了大学校园,带进了华政手球队,带进了全国手球锦标赛。虽然对于我的学业来说,这些运动都是我的“业余项目”,但我认为运动永远是我心中最纯粹的快乐和人生的必修课。
      
纯粹的快乐来源于一些偷偷摸摸的“坏事情”。绥丰书院是寄宿制管理,还是非常严格的,然而对于无处释放天性的我们来说,无时无刻不想与规则对抗。不想穿闷热的校服,不想留板寸的短发,不想早起,想吃外卖,想看电视,想看小说。于是乎,叛逆少年们便“坏事做尽”了。今天不想穿校服了,那便不穿吧;短发不好看,那就不剪吧;起床起不来又想吃早餐,那就迟到吧;想吃校外的夜宵,那就利用反侦察能力去跟外卖小哥进行秘密交易吧;自习课不想上了,那就开教室大平板看片吧;课堂太无聊了,那就看小说吧……虽然这些事情并不值得一提,但它切切实实是很纯粹的快乐,尽管这些事情并不光鲜,但绝对真实鲜活。就像那一天我们回到校园里,和学弟们一起踢球,六点钟的铃声响起时,看着学弟们仍在挥汗如雨的身影,也看到了我们自己,无数次打完球踢完球的“极限挑战”十五分钟洗澡打饭,又偷偷摸摸带到教室吃晚饭。多么纯粹,多么快乐。上了大学以后时间完全自主掌控,反而没有那股叛逆劲了,变得循规蹈矩起来,仿佛那时候的我们也不是真的做不到,而是无忧无虑让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吧。
      纯粹的快乐来源于瞎折腾与空欢喜。初二时参加了歆语乐队,有幸在学校大小舞台上表演了几次。学生乐队,或者说学生组织,真的很单纯很可爱,大家聚到一起只为了排练一首歌,不断练习,不断磨合。一切都在观众的掌声中结束了,上了大学以后,也不再有时间和水平去组建乐队了,仿佛觉得不够纯粹了,中学时水平不论高低,大家就是一起玩,但大学里面的社团让我觉得有门槛了,于是乎快乐变得不够纯粹。但很感谢之前的经历,无论是乐队还是合唱团,都具有特殊的意义。
△黎子微与英语老师覃贤的合影
 
      学校里可不能只有调皮捣蛋的快乐,大多数时候都还是在学习。学习的记忆大部分停留在了高三,高三的学习真的很累,也真的十分迷茫,那时候成绩起起落落,乾坤未定之时,未来是模糊的。也许也是因为较劲,跟自己较劲也跟别人较劲,看着别人在突飞猛进,看看自己的一落千丈,我意识到我需要学习了。于是乎,我开始慢慢拾起零碎的知识,学习周围同学的学习方式,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,弱就补,不会就问,虽然仍然缺少自信,但也算是一步一个脚印。十分感谢恩师们的教诲,高三的时候,我开始多去问问题,在之前我仍觉得追着老师问问题好像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,但后来当我守着卢老师、覃sir、小森哥、金艳姐、陆姐姐问问题,而且无论是在别人看来多么简单的题目,只要是我不会的,都虚心请教且成为习惯后,才意识到勤能补拙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最后的结局也算差强人意。
     “怀天下抱负,做未来主人。”我很感谢“2+4”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教育,我没有为了升学而死读书,读死书,在“2+4”里有很多很多平台展示才华,虽然我没有获得很好的成就,但每一次的尝试与得失积累的财富切切实实影响着我现在的生活。后来我才发现,原来大学里面很多同学深受应试教育的荼毒,然而“2+4”的我们在大学里面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,无论是从社交能力、组织领导能力、才艺水平、运动水平来看,总有一项或几项是不错的。这份自信源于绥丰书院时的不断淬炼,仰天大笑出(校)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,离开了绥丰书院,进入了更大的舞台,依然可以成为耀眼的光芒。我也相信我们“2+4”的同学们,无论走了多远,也不会忘了来时的路,不会忘了自己仰天大笑而出的绥丰书院大门。
△黎子微大学录取通知书
 
       绥丰书院,承载着无数学子的梦想,也是我热泪盈眶的回忆。那天重返校园时,望着放学的学弟学妹们涌向食堂,那一刻仿佛定格的延时摄影,学校永远不变,川流不息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们,光影之间,皆是过客。母校依旧在那里守着,守护着我们的记忆,母校也在望着远方,盼望着我们的未来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 2022年7月13日    

       黎子微          

 

热门文章

最近发表

  • 学校地址:广西钦州市新华路北
  • 邮政编码:535099
  • 总访问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