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绝境中铸剑

作者: 高二(7)班 李艾珊 moongle 书香校园 2020-05-19 09:04:56

  人世间最大的勇气从来都不是无所畏惧,而是面对恐惧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。热火冲天,枪流弹雨,共产党人翻天覆地、改天换日的决心不会被敌人的枪支弹药吞噬,而会在烈士的血泊中熠熠生辉!面对着重重苦难,共产党人从未放弃过,面对着道道虎口,共产党人从未退缩,面对着身心上的绝境,共产党人从未被打倒,而是拿起被血染红的石块淬炼出生命的利剑!

  在绝境中铸剑,需要饱满的信念热情。生活在现今和平时代的我们,常常不能理解革命者对于革命事业的热情,但从《红岩》这部书里,我真切的感受到共产党人那股坚定的、支持他们在绝境中铸剑、熬过黑夜迎接黎明的信仰力量。这股信仰的力量之所以如此强大,是因为共产党人不是为了眼前自己的利益,而是宁愿为身后的人民用自身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长城,用头颅热血奠基新中国。众多的革命者们,他们之所以如此坚信党的正确,是因为在经历了中国近代百年苦难后,无数共产党人的节操和赤心令他们看到了中国的希望,他们响应党的召唤,明确了为自己的后代美好新生活奋斗的决心。而敌人,正如作者所说,内心布满空虚、苍白、惶惑,他们仅仅想着让自己过上奢靡的生活,在溃败之际仍想着掩饰,自欺欺人,争夺着逃往台湾的名额。即使外部的物质条件是充足的,可是他们远远不可能获得如共产党人所拥有的深挚的友谊、爱情,甚至亲情,还有真正的快乐。

  在绝境中铸剑,需要以岁月为刀,艰苦的等待和忍耐。渣滓洞和白公馆不见天日的囚牢中,共产党员们依旧建立了党组织,他们忍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酷刑,即使被美蒋特工施用无论多么变态残酷的刑罚都镇静地、不动声色地守着党的秘密。有的人才刚入狱,忍受着囚牢的恶劣环境,等待党组织的联络;有的人被囚禁十几年,忍受着同伴的不理解,转换身份隐藏自己,只为在关键时刻为同伴挺身而出。白色恐怖,地下工作时期,共产党人改变过许多作战策略、突围手段,不变的却是刚毅的决心、沉稳的镇静和与敌人、岁月较量的耐心。

  作为小说,也许本书有些地方进行了加工,进行了艺术的强烈渲染,但是,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人类可能有的崇高与伟大。正如泰山本是一座普通的山,是无数人和漫长的时间将其渲染成五岳之尊。通过更真实的他们,我们将英雄们视为榜样,他们激励着我们行进在通往崇高的路上。追求崇高使我们成长,并且是迅速而健康地成长。《红岩》让我看到了共产党人的遇事镇定,处事冷静,不急躁、能忍耐,看到了团结的重要性。

  现实中的斗争肯定比小说的描述复杂困难得多,战士们的意志肯定也比小说的描述坚毅得多。如今和平年代,或许不会出现书中如此艰苦的斗争,但《红岩》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不应忘记的解放斗争史和对革命烈士的崇敬,更是一股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勇气,跨越时代传递的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献身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。

  “平生从不受人怜,岂肯低头狱吏前!饮弹从容向天笑,永留浩气在人间!”正如邓雅声烈士写下的这首诗,在绝境前,共产党人会毫无畏惧地昂首阔步前行,任鲜血滴洒红岩,举剑划破黑暗,劈出道道闪电,为人民辟出光明新世界!

热门文章

最近发表

  • 学校地址:广西钦州市新华路北
  • 邮政编码:535099
  • 总访问量: